长三角党建品牌如何为当代企业家赋能!
《长三角党建品牌——学习园地》
党建品牌为当代企业家赋能,是通过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帮助企业家在战略方向、资源整合、文化塑造、社会责任等方面获得支撑。以下是具体路径和案例支撑:
一、政治引领:校准企业发展方向
1. 政策解读与战略指导
党建品牌通过组织政策宣讲会、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帮助企业家及时掌握国家战略(如“双碳”目标、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引导企业调整业务方向。
案例: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党建+数字经济”联盟,通过党建平台解读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对接数字化升级资源。
2. 党建引领合规经营
通过党建活动强化企业家法治意识,规避法律风险。例如,上海自贸区“红色营商服务队”为企业提供合规培训,助力企业应对国际规则。
二、资源整合:搭建合作生态
1. 跨行业协同平台
党建联盟可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企业家之间的资源互补。
案例:深圳南山区的“党建+产业链”模式,联合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形成技术共享、订单互助的生态圈。
2. 政企对接桥梁
党建品牌通过“红色直通车”等机制,推动企业家与政府部门高效沟通,解决土地、融资、审批等问题。
案例:江苏“红领企业家”计划,由党员企业家牵头对接政府,帮助民营企业争取专项补贴。
三、文化赋能:塑造企业软实力
1. 价值观引领
将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强化企业家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红豆集团将“红色品格”融入管理,打造“现代企业制度+党建+社会责任”模式。
2. 品牌形象提升
党建品牌可增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如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党建背书提升品牌美誉度。
四、能力提升:打造学习型组织
1. 红色教育培训
依托党校、干部学院等资源,为企业家提供领导力、创新管理课程。
案例:江苏南通张謇企业家学院,以“爱国企业家典范”为标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生代企业家。
2. 标杆企业研学
组织企业家参访华为、比亚迪等党建强企,学习“党建与业务融合”经验。
五、社会责任: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1. 党建引领公益
通过党建品牌发起公益项目(如助学、扶贫),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案例:碧桂园“红色物业”模式,将社区服务与党建结合,增强企业社会认同。
2. 绿色发展与ESG实践
党建品牌推动企业家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例如吉利汽车通过党建活动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
六、国际视野:助力全球化竞争
1. 党建护航“走出去”
通过“一带一路”红色驿站,为出海企业提供风险预警、跨文化沟通支持。
案例:中交集团在海外项目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协调解决当地政策冲突。
2.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党建品牌可助力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增强文化自信。
长三角党建品牌专家启东实践基地、市党建指导员龚汉兵同志报告
综上所述:党建品牌不是简单的政治标签,而是通过组织力、文化力和资源力,为企业家提供战略导航、资源链接和价值提升的综合解决方案。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若能主动融入党建生态,将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撰稿东东 审核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