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
水墨心印·油彩情致——记著名画家管伟骏
来源:城市中国融媒体   发布时间:2025-07-28  

管伟骏,1956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赴比利时留学,就读 于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1993年前往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深造,获硕士学位。现为比利时皇家美术家协会会员、比利时功勋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企业),法国东西方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法国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曾荣获比利时"瓦隆尼国际艺术大奖赛“国际金奖,法国"尼斯国际艺术大奖赛”一等奖等十几个国际大奖,多次在比利时,法国、荷兰、卢森堡、西班牙等国举办个人画展。曾应邀为比利时国王与皇后画肖像并被比利时皇家收藏。2016胡润百富艺术榜第二十二位·和前10名在世国宝油画艺术家第八名。荣获胡润艺术榜当代艺术特别奖并聘请其担任首位签约艺术家。《2017胡润百富》艺术榜第26位。《2018胡润百富》艺术榜第25位。2016-2021连续6年荣登胡润艺术榜总榜单。

水墨心印·油彩情致——记著名画家管伟骏

管伟骏的名字,在当代中国画坛中已是一种符号,象征着油画这种西方艺术媒介与中国文化精神之间一次艰难而优美的和解。他1956年生于上海,这方浸润着海派文化底蕴的土地,赋予了他最初的艺术触觉。从黄浦江畔到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管伟骏先生的足迹跨越东西方艺术体系,最终在“意象油画”这片独特领域里开辟出自己的精神疆土。

管伟骏先生的艺术密码深植于对材料语言的革命性探索。他让西方油彩与东方水墨在画布上达成精妙的基因重组——油彩的浓郁肌理被解构、稀释、流淌,幻化成水墨般的氤氲气韵;传统油画中鲜见的“留白”被他赋予哲学重量,画面中那些呼吸般的虚空,恰是《庄子》中“虚室生白”的视觉回响。他尤擅以刮刀为笔,在作品中,刀锋游走处堆叠出山峦的骨骼,薄擦间流淌着水乡的雾气,在厚薄肌理的强烈张力中,油彩获得了如书法飞白般的书写性韵律。

管伟骏先生的意象世界是一场精心构建的视觉诗学。他的作品拒绝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写本,而是将物象提炼为承载情感的意象符号:一池残荷是时间流逝的隐喻,几笔灰墙承载着历史记忆,迷蒙山色化作心灵的远眺。在作品中,现实中的黛瓦粉墙被解构成色块与线条的交响,月光不是被描绘的物理存在,而是通过冷色调的渗透与留白的呼吸感共同召唤的意境氛围。这种“不似之似”的美学实践,正是谢赫“气韵生动”在当代油画中的涅槃重生。

管伟骏先生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东方哲学的深层脉动。他对“空寂”“幽远”意境的营造,暗合禅宗“空纳万境”的宇宙观;画面中物象与虚空相生相成的结构,正是老子“有无相生”哲学命题的视觉演绎。更可贵的是,这种东方性并非简单的符号挪用,而是如盐入水般化入油彩本体语言之中。当观众驻足于其作品前,无需知晓“澄怀观道”的典故,依然能被画面中超越时空的静穆感所震撼——这正是管伟骏先生艺术跨文化穿透力的明证。

在全球化语境下,管伟骏先生以其独特的“意象油画”实践,为“油画民族化”这个贯穿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重要命题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答卷。他成功地将东方文化基因植入西方艺术载体,使油彩焕发出中国气派的神采。这不仅是个人风格的胜利,更是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世界艺术版图中一次自信而有力的发声。他的艺术探索,如同一位在色彩与光影中虔诚朝圣的旅人,不断追寻着东西方艺术在精神层面的深度共鸣。

管伟骏先生以刮刀为笔,以油彩为墨,在画布上构建的东方意象世界,早已超越了技巧的藩篱。其作品是“意象”的朝圣之旅,更是东方精神在当代油画语境下的一次涅槃重生——在色彩流淌的深处,我们触到了五千年文明那沉静而永恒的心跳。


管伟骏老师品牌授权合作联系:13564388733   13011295895